三相四線制和三相三線制有什么區別?
在我國低壓配網中,目前大多采用三相四線制低壓供電系統,即220/380V中性點直接接地低壓供電系統,該供電系統具有三條相線(火線)A、B、C,一條零線。這條零線之所以稱之為零線,就是因為它是由變壓器二次側中性點引出的,而二次側中性點又直接接地與大地零電位連接,因此稱之為零線。(老式叫法,應逐漸避免,改稱PEN,如果不接地,則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中性線不能稱為零線)。三相系統中,三相平衡時,中性線(零線)是無電流的,故稱三相四線制;在380V低壓配電網中為了從380V線間電壓中獲得220V相間電壓而設N線,有的場合也可以用來進行零序電流檢測,以便進行三相供電平衡的監控。
電力系統高壓架空線路一般采用三相三線制,三條線路分別代表a,b,c三相,我們在野外看到的輸電線路,一回即有三根線(即三相),三根線可能水平排列,也可能是三角形排列的;對每一相可能是單獨的一根線(一般為鋼芯鋁絞線),也有可能是分裂線(電壓等級很高的架空線路中,為了減小電暈損耗和線路電抗,采用分裂導線,多根線組成一相線,一般2—4分裂),沒有中性線,故稱三相三線制。
火線與中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相電壓,火線與火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線電壓、
而三相三線制供電一般是高壓輸電所采用,出于安全用電的考慮,民用和工業動力應用都還是采用低壓三相四線制供電。
那么,為什么低壓供電要采用三相四線制而不是采用三相三線制呢?
其主要原因如下:
1、三相四線制適用于動力和照明等單相負載混合用電方式,比如三相電動機為對稱三相負載,需要有三相電源,這時即為三相三線供電。
而采用三相四線制是因為有中性線存在,可以為每一相中的單相負載作獨立供電,這在三相三線制供電中是做不到的。
2、單相負載接在三相供電線路上時,雖然力求每相電流均勻分布,但在實際使用時不可能同完全做到的,這就成為事實上的三相不對稱電路。
為使照明等單相負載兩端取得的電壓基本保持不變,在正常工作使就必須要有中性線作為回路,為三相不平衡電流提供電流回路。
3、為了在低壓供電中發生單相接地時防止非接地兩相對地上升為線電壓,危及人身安全的高電壓,就必須要有中性線接地,所以普遍采用的是A、B、C三根相線與接地中性線(零線)構成的380/220V三相四線制混合供電,這也是全世界范圍通用的供電方式。
4、三相三線制只有三根線,沒有零線。用三相三線制還是用三相四線制的電表,由用戶的進線和用電性質決定。如果用戶是純三相制電器,如三相變壓器,三相電動機等,可以使用三相三線制線路,三相三線制只有三根線,沒有零線,就只能用三相三線制的表。
如果用戶有單相負荷又有三相負荷,那就是三相四線制線路,就要使用三相四線制的電表。
三相三線制供電系統,僅能獲得一種電壓;而三相四線制,可以獲得線電壓和相電壓兩種電壓,這對于使用者比較方便。三相三線制線路沒有調整能力,要求三相負荷基本平衡。三相三線制供電系統,只適用三相對稱負載,不能適用三相不對稱負載。
若三相負載不對稱,中性點就會出現電壓,某相電壓就會變得很高,影響該相負荷的安全。而三相四線制,在三相負載不對稱時,由于中性線阻抗很小,能消除中性點位移現象,使三相負載電壓仍保持對稱,有利于其安全使用。
最后,若您是普通居民用電,那么選擇220 V單相電能表即可。如果是工廠、商鋪等用電選用三相四線3*220/380V。如果是小水電發電廠等高壓電3*100V就選用三相三線電能表即可。
無論單相,三相三線、還是三相四線,直接式電流表最大通用電流是20(80)A,如果額定電流80 A還不夠用的話,就要選用經互感器變比的1.5(6)A電能表。變比倍率不由電表決定,而是由互感器決定,查詢倍率情況請查看互感器上銘牌標注的內容。
智源光遠程集抄智能系統核心
采用智能電表為用戶提供電表遠程抄表方案
采用智能水表為用戶定制的電表遠程抄表方案
適用于工廠寫字樓等多個場景的抄表方案合集
電力行業各種資訊內容的交流分享